照片没质感?可能是因为没掌握这7个技巧

照片没质感?可能是因为没掌握这7个技巧

2.质感包含的要素

在了解了摄影中的“质感”其实就是让观者能够切身体会到所拍对象的材质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质感包含哪些要素。

➤表面细节

为了让观者感受到画面中景物的不同材质,表面细节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要素。

如果你拍摄的是树,那么树干表面的纹理就可以让画面更有质感。如果你拍摄的是宝石,那么每一个切割面,以及宝石光滑的表面就应该展示在画面上,这样才能体现出景物的质感。

➤光影层次

表现质感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光影层次。没有明暗变化的照片总会显得比较平淡,而且不容易让画面产生质感。

利用侧光或者侧逆光,让画面产生一些明暗过渡,或者是明暗对比,可以让画面更立体更有层次,相应的,质感表现也会更突出。

另外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产生的不同光影效果,对于表现质感也尤为重要。

比如拍摄光滑的景物,一定面积的,平整的高光区就可以表现出光滑材质。而表面粗糙的景物,则会形成斑驳的阴影,从而体现其粗糙的质感。

※ 点击型号学习各相机摄影、后期 ※

R5

R6

R

5D4

5D3

6D2

80D

90D

A7C

A7S3

D810

A7M3

D750

XT4

D850

D780

Z6II

Z5

D5

Z7

Z6

A7R4

A6400

A7R3

更多机型请淘宝搜索“好机友摄影”

更有质感的拍摄方法

1.使用较低的ISO

使用较高的ISO会产生更多的噪点,而噪点会干扰景物细节的表现,让画面变粗糙,所以尽量使用低ISO进行拍摄。

2.使用最优光圈拍摄

每款镜头都有最优光圈,通常来讲是最大光圈缩小两挡左右。此时拍摄的照片,景深范围内,其画面细节表现得是最好的,有利于提升画面质感。

3.利用合适的光线

上文已经提到,景物表面的光影效果也是质感表现的要素之一,但要根据不同材质选择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

比如在表现半透明材质的质感时,最好使用逆光或者侧逆光进行拍摄;表现凹凸不平的材质细节时,最好利用有一定角度的侧光进行拍摄,从而让景物表面产生斑驳光影效果,更容易表现出景物的质感;表现光滑的景物,最好通过柔光,并利用带点角度的顺光拍摄。

4.通过优化校准功能

相机中的优化校准功能可以对锐度、对比度进行调节,这两个选项可以强化细节和光影表现,对于提升画面质感具有一定作用。

更有质感的处理方法

在上文中已经强调,质感的两大要素分别为表面细节和光影层次。

而在后期处理中,对比度、清晰度和锐度均能对画面细节和光影层次进行调整,那么如何利用它们让画面更有质感,以及这三个工具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对比度

对比度一词的专业解释是这样的: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

在摄影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对比度越高,照片中暗的部分就越暗,亮的部分就越亮;对比度越低,照片中暗的部分就会偏亮,而亮的部分则会偏暗。

通过下面这张放大之后的纹理边缘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对比度的作用。

原始图片

增加对比度后

可以看到在增加对比度后,暗的区域整体变得更暗了,而亮的区域整体变得更亮了,从而给观者一种变清晰了的感觉,画面更清晰,质感也就得以提升。

所以照片中的对比度一但调的比较低,画面就好像蒙了一层雾。因为暗部都变亮了就会发白;亮部都变暗了就会发灰。给人的感觉就会是像下图这样画面不是很清晰:

而在增加对比度后,明暗加大了反差,画面变得更有质感了。

2.清晰度

同样先来看看清晰度一词专业解释: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

这个解释倒是比较容易理解,与对比度不同的是,清晰度强调“边界”,而对比度则是整个亮部和暗部之间的反差。

那么对于图片来讲,清晰度这一后期参数是如何让图像变得细节更明显、更有质感的呢?我们依旧用放大后的纹理图片来一探究竟。

原始图片

增加清晰度后的图片

可以看到暗部与亮部绝大部分面积均没有发生变化,而变化只出现在两者的交界处。

也就是说调节清晰度 就是将边界处的明暗对比加强了。暗部的边界会变得更暗,而亮部的边界则变得更亮。

同时为了让增加清晰度后的边界不会那么生硬,有一个很窄的过渡带,逐渐过渡到明暗对比最明显的边界。

这样画面中各个景物的轮廓就会更分明,从而让照片细节看上去更清晰,显得更有质感。如下图不增加清晰度时的画面:

在增加清晰度后,画面明显看上去更清楚了,并且画面中的亮部与暗部的对比,并没有像调节对比度那么明显。

但清晰度不能盲目地提高,由于其会在暗部与亮部的边缘添加过渡带,因此提高得太多,则会在边界的两侧分别出现明显的白色边缘和黑色边缘。

清晰度拉得太高,较暗的山体边界出现黑边,较亮的天空边缘出现白边

另外增加清晰度后,画面中会看到很多黑色细节,导致画面看上去不是那么干净。

如果配合蒙版对画面局部进行处理,如只对画面中的冰块进行增加清晰度的处理,效果会好一些:

通过蒙版单独处理冰块,强化其质感,并且水面和天空也更为纯净

3.锐化

先来看看锐化一词的专业解释:图像锐化(image sharpening)是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使图像变得清晰,分为空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

从图像锐化的定义来看,其与清晰度的作用非常相似,因此我们依然用图片的方式来直观的理解一下。

原始照片

锐化后的照片

可以看到锐化作用也是通过在纹理边缘加入高对比度的线条实现提高细节表现的效果。但是与“清晰度”选项增加过渡带不同,锐化的方法更加粗暴,直接增加明暗程度不同的线条来突出边界处的对比,使其看上去更加锐利。

也正因为锐化的此种处理机制,稍不小心锐化过渡的照片就会出现很多噪点,甚至比锐化前看上去还要糟糕。

因此我们在通过“锐化”工具进行照片处理时,需要熟练运用锐化数量、锐化半径、锐化细节和锐化蒙版参数。

下面和大家一起看看“锐化”工具中,这4个参数的作用和判断锐化效果的小技巧。

锐化工具使用方法

此处以Lightroom为例,对锐化工具中的数量、半径、细节、蒙版4个参数进行讲解。如果您使用的是ACR(Camera raw),也没有关系,因为其面板和这4种参数是相同的,可以参考学习。

对大部分数码照片来说,都存在一定提升锐度的空间,因此锐化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它对提高照片细节的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

1.数量

此参数控制总体锐化程度,数值越大,图像的边缘锐化程度越大。下图所示是设置不同“数量”数值时的锐化效果对比。

按住Alt键并拖动“数量”滑块,可以在仅显示照片亮度信息的情况下,对照片的锐化结果。

2.半径

此参数用于控制锐化边缘的宽度(明暗对比强烈的图像之间通常被定义为边缘),因此该数值越大,则调整范围也就越大,边缘的对比就越强烈。下图所示是设置不同“半径”数值时的锐化效果。

按住Alt键并拖动“半径”滑块,可以以高反差的方式显示当前锐化的半径。

3.细节

此参数用于指定相邻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异,因此,该数值越小,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异就越小;反之,会提高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异。下图所示是设置不同“细节”数值时的锐化效果。

按住Alt键并拖动“细节”滑块,可以以高反差的方式显示当前锐化的细节区域。

4.蒙版

此参数可以通过查找图像的边缘,控制锐化的范围,该数值越大,则锐化范围越小。例如下图所示是设置“蒙版”参数前后的锐化效果对比。

可以看出设置“蒙版”参数后,底部绿色的植物保留了大部分的锐化处理,而远处的山则基本没有锐化了。若要详细了解锐化的范围,可以按住Alt键手动“蒙版”滑块,此时照片将显示为黑白色,其中白色代表锐化的范围。

通过此文的讲解,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如何利用后期来强化画面细节表现,从而让画面更有质感了呢?总的来说,对比度是调整范围最大的,直接影响画面中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并调整其亮度。

而清晰度和锐化都是只对“边界”处进行处理,不同的地方在于清晰度在边界处增加的是过渡带;而锐化则是增加的明暗不同的线条。

但这三种让画面变得更清晰的方法中,锐化是可控程度最高的。可以通过数量、半径、细节、蒙版4个参数来更精确地调整画面清晰度,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实现预想的画面效果。

※ 广告 ◇ 合作 ※

微信:Leibodzwh

欢迎关注我司视频号“好机友摄影”,内容定位于有意思的摄影及后期技巧

※ 免费后期资源及PS、LR文章集 ※

最新版本!Camera Raw 14.0双平台正式下载版本

免费修片预设资源,这里可以随用随取

4大板块、132篇文章,来免费学后期!

▼点“原文”在线学摄影

▼点在看让朋友欣赏精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作品

國民美食:焢肉,美味精髓是什麼?
哪个才是365官网

國民美食:焢肉,美味精髓是什麼?

📅 07-07 👁️‍🗨️ 3475
– 天下游
日博365体育

– 天下游

📅 07-10 👁️‍🗨️ 4686
免费的暴雪游戏有哪些游戏 高人气暴雪游戏排行榜2024
日博365体育

免费的暴雪游戏有哪些游戏 高人气暴雪游戏排行榜2024

📅 07-15 👁️‍🗨️ 718